为科学制定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增强培育的针对性、有效性,7月10日上午,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中央财政“新农人”培育项目实施方案座谈会。宿迁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俊斌主持会议,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培训业务负责人及“新农人”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士武,党委委员、副院长马良参加会议。
会上,宿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仝爱华副教授应邀围绕“新农人”发展作专题讲座;马良副院长介绍了“新农人”培育项目初步实施方案;“新农人”代表围绕产业发展、自身需求等方面交流发言,对项目课程设置、师资选配、教学点线安排、跟踪服务指导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刘士武院长在讲话时指出,当前,宿迁正加快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面临着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层次和做大现代农业总量的双重任务。2025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新农人”培育项目具有办班规模小、标准要求高、时间跨度长等新特点,对项目实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学院将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操作性。
刘士武院长还就实施好本次“新农人”培育项目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优选学员。要围绕宿迁市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突出“四有标准”,即有产业支撑、有内在需求、有接受能力、有转化潜力,优选参训学员,以优质生源保障培训实际成效。二要优化供给。要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把握“新农人”素质提升核心需求,找准培训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契合点,持续提升培训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实现供需充分对接,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供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三要优质服务。要坚持系统培养,强化优质服务,采取“一对一”专业对口交流、“小组团”专题实地考察、“个性化”学历提升扶持、“嵌入式”训后跟踪服务、“点对点”金融信贷支持等多种措施,确保“新农人”学员“来得了、留得住、学得好、用得上”,项目实施取得预期成效,扎实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培训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