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全市“支书领头调结构”培训班是市委重要决策,此轮培训层次高、规格高,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办班,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益同志出席第一期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第二期开班时,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过利平同志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市农委主任、市农工办副主任等亲自授课;在培训结束时,举行结业典礼,市有关领导出席,对本期培训班进行总结,并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一、课程设计丰富多彩
为丰富培训形式,增强培训课堂吸引力,在培训课程设计方面,设置理论教学(经验交流)、观摩游学、分组讨论“三段式”模块。理论教学方面,围绕什么是农业结构调整、怎样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支书在结构调整中如何作为,以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一村一品一店”建设等专题展开授课;经验交流方面,授课教师围绕村级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经验总结现身说法;观摩游学上,围绕市内、市外成功典型示范点开展现场体验式教学,让学员开阔眼界、启发思路、提升能力;分组讨论方面,围绕所学、所看,交流心得体会,碰撞思想的火花。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支撑,各阶段相互衔接、相互强化,增加学习的兴趣,切实增强参训学员的获得感。
二、观摩游学注重实用
针对参训学员为村支书的特点,选择游学点时,贴近实际、注重实用,以能看得懂、摸得着、学得会为选点的标准。在选择邳州观摩游学点时,围绕当地“北林、西蒜、南菜、东果”四大特色农业产业格局,精选了邳州现代农业展馆、四户万亩银杏采叶圃、宿羊山十万亩大蒜种植及良种繁育基地、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大蒜深加工企业)、港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万亩草莓园区)等5个具代表性的点。市内为本期的沭阳、泗阳参训学员遴选了泗洪魏营“一群一社一中心”、四河蔬菜基地、丁嘴金菜家庭农场集群及集群服务中心、罗圩乡蔬菜家庭农场集群服务中心等4个结构调整示范点。以丰富的教学点加深学员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解和认识。
邳州观摩
市内观摩(泗洪魏营)
三、交流讨论巩固成效
为促进培训成果及时转化吸收,每天晚上设置分组讨论环节,学员就白天的所学、所看、所听、所感,相互交流,及时总结,深入探讨研讨,互相启发,内化于心,为领头调结构积蓄能量“充电”。
培训期间,建立了全市“支书领头调结构”第二期培训班微信群,搭建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联系的桥梁,及时沟通交流学习当中的困惑和疑问。微信群的建立,也为高效组织管理学员,加强思想引导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和手段。
分组讨论
四、加强培训教学管理
加强学员自我管理。开班前,由各县区民主推荐,围绕学员组织、学习、生活、执纪考勤等成立班委会,负责学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加强考勤管理。以县区为单位,组织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分别明确1位负责人作为带队人员,跟班服务,加强对本县区学员的组织管理;课前,由市委组织部、市农委跟班服务人员、学院教师代表、班委会成员组成考勤小组,每天进行督学考勤。完善后勤保障,为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提供精细优良的后勤服务。
五、强化培训延伸服务
每期培训班,市农委和江苏农民培训学院选择10个村作为跟踪服务对象,围绕村级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产业引导和技术支持。在培训期间,很多参训学员之间、学员与讲课专家互留联系方式,如有多位学员在课堂上请授课教师太仓市东林村苏齐芳书记留下联系方式,有的学员积极和观摩游学点的负责人积极互动,并表示近期将组织本地能人大户、村组干部前往考察学习当地高效农业发展和村级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此,学院将积极提供帮助,明确专人负责,加强跟踪服务,为各方交流互动牵线搭桥。(办公室、培训处)